测试
- 发布时间:2025-02-17 20:58
- 来源:校办
- 点击数:
二、教学流程管理工作总结优化:
第一方面总结:上学期达标总结报告(菜单式、数字化表述各环节达标情况,不要使用笼统模糊性表述方式)

(一)备课管理
1. 推行"三备两研"模式:通过个人初备、集体研备、二次复备三环节,组织备课组组每周开展两次集体备课,形成校本化教案库。提前备课,主备试教,其他老师参与讨论发言。备教材、备方法、备作业。行政干部与骨干教师上示范课。
2. 开展教案检查8次,优秀教案展评2次,青年教师手写教案达标率100%。教案有过程、有方法、部分老师有反思。
3. 存在问题:分层备课落实不到位,备学情、备课标不深,教学反思肤浅,没有一定的深度。
(二)课堂教学
1. 实施"活力课堂"工程:组织青年教师教学竞赛82节次,并评出一等奖和二等奖,教师会上给予物质和精神上鼓励。
2. 推进信息技术融合:希沃大屏的各项功能使用率100%,
3. 绝大多数教师课堂有3到4种教学方式。讲练结合。当堂巩固。
4.存在问题:课堂分层教学实施不均衡,后进生转化效率不够高。没有多带一道题进班,尖子生存在吃不饱现象。部分老师没有四种教学方式。学生课堂无质疑与提问。课堂讨论的质量不高。合作学习开展不够充分。
(三)课后辅导
1. 构建"三级辅导"体系:开展培优班6个,阳光班6个,“一生一策”个性化辅导记录建档全部完成。
2. 创新辅导形式:课间和爱心辅导时间,一对一单独指导,并鼓励学生积极提问。
3. 存在问题:分层辅导精准度不够,一生一策没有能够真正落实,培尖效果不够明显。家长参与辅导配合度不够高。科研园地没有全部真正实施。
(四)作业批改
1. 落实"双减"政策:建立作业公示制度,压减机械重复作业,所有学生硬性作业全部在校内教师监督下完成,晚自习放学前回收。
2. 推行"三批三改"模式:全批全改达标率100%,面批面改实施率20%,二次批改落实率100%。批改有等级标志、部分有评语。
3.存在问题:作业设计针对性不足,分层没有明显体现。没有做到作业考试化并明确赋分。
第二方面"备教辅改"新学期推进措施(写出操作性具体措施,不要采用目标性、理论分析性表述方式)。
(一)备课管理优化
1.成立学科备课督导组,实行蹲点干部负责制并对照表格评价。
(1)全员按时参加,轮流主备,人人先行个备,集备内容超前一周,人人发言有质量。
(2)有主备试教,他人评课,有明确的修改意见和建议,有课标阐述。
(3)作业纸主编说设计思路,人人做下水作业,并且参与作业设计研讨。
(4)有学情研讨,重点是一生一策研讨及策略。
(5)有对阶段考试情况分析及优化措施。
2.开发校本备课资源平台,整合优质教案(学科网与数智平台供老师备课选用)
(二)课堂教学改革
1. 推进"深度学习"课堂建设
每月开展主题教研活动(打造“问题驱动-实践改进-成果提炼”教研模式。)
2.组织新课标学习、AI+教学等专题培训。
1. 随堂听课检查符合要求。
(1)带教案到课堂,备教一致。
(2)课堂杜绝“一言堂”、“满堂灌”现象
(3)有引入、提问、讨论、学生讲解等不同环节的转换
(4)有至少四种教学手法变化,一次学生的讨论、点评、补充、完善。注重讲练结合,师生互动
(5)教案符合本班情况,可操作性强
(6)课堂高效,气氛活跃,学生接受度高
(7)多带一道题进班,一生一策对象得到关照
(8)课上或课后学生有提问
(三)精准辅导提升
(1)精准诊断:每次大考后精准分析。通过数据分析,明确每个学生的学科短板和知识薄弱点。
(2)个性化辅导:制定“一生一策”提升计划,拿出菜单式具体措施。帮助学生弥补短板、强化优势。
(3)全面提升:周末集中提升、周中科研园地、爱心辅导时间、课堂提问时间等,能够针对性助力临界生,通过科学指导和有效干预,提高学生各科成绩,助力备考。
(4)年级部每次大考后安排一生一策报告会。并且考核前一阶段一生一策效果。
(四)作业管理创新
1. 实施"三级作业"改革
基础作业:限时控量,全批全改。
拓展作业:分层设计,自主选择
实践作业:项目驱动,成果展示
2. 开展"优秀作业设计"评比
3. 建立作业质量定期会诊制度
4.明确作业布置、批改、讲评等要求。
(1)作业量适中,作业纸编制规范,题目精选,难易搭配,有分层标志。实做 次,作文 次。
(2)批改及时,有日期, 试卷要在讲评前实行二批。
(3)作业要全批全改,有评分、评语,学生有订正,有不同颜色的二次批阅
(4)作业无错评、漏评,不评现象
(5)作业应在当周讲评,并且鼓励学生整理错题集。
(6)七八年级无其他整套教辅资料
(7)学生作业粘贴规范,分类整理,并有完整记录
(五)保障措施
1. 完善评价机制:将备教辅改纳入教师绩效考核(占比20%)
2. 加强过程督导:实行周抽查、月通报、学期考评制度
3. 促进专业成长:组织青年教师参加专题培训,外派学习
第一方面总结:上学期达标总结报告(菜单式、数字化表述各环节达标情况,不要使用笼统模糊性表述方式)
(一)备课管理
1. 推行"三备两研"模式:通过个人初备、集体研备、二次复备三环节,组织备课组组每周开展两次集体备课,形成校本化教案库。提前备课,主备试教,其他老师参与讨论发言。备教材、备方法、备作业。行政干部与骨干教师上示范课。
2. 开展教案检查8次,优秀教案展评2次,青年教师手写教案达标率100%。教案有过程、有方法、部分老师有反思。
3. 存在问题:分层备课落实不到位,备学情、备课标不深,教学反思肤浅,没有一定的深度。
(二)课堂教学
1. 实施"活力课堂"工程:组织青年教师教学竞赛82节次,并评出一等奖和二等奖,教师会上给予物质和精神上鼓励。
2. 推进信息技术融合:希沃大屏的各项功能使用率100%,
3. 绝大多数教师课堂有3到4种教学方式。讲练结合。当堂巩固。
4.存在问题:课堂分层教学实施不均衡,后进生转化效率不够高。没有多带一道题进班,尖子生存在吃不饱现象。部分老师没有四种教学方式。学生课堂无质疑与提问。课堂讨论的质量不高。合作学习开展不够充分。
(三)课后辅导
1. 构建"三级辅导"体系:开展培优班6个,阳光班6个,“一生一策”个性化辅导记录建档全部完成。
2. 创新辅导形式:课间和爱心辅导时间,一对一单独指导,并鼓励学生积极提问。
3. 存在问题:分层辅导精准度不够,一生一策没有能够真正落实,培尖效果不够明显。家长参与辅导配合度不够高。科研园地没有全部真正实施。
(四)作业批改
1. 落实"双减"政策:建立作业公示制度,压减机械重复作业,所有学生硬性作业全部在校内教师监督下完成,晚自习放学前回收。
2. 推行"三批三改"模式:全批全改达标率100%,面批面改实施率20%,二次批改落实率100%。批改有等级标志、部分有评语。
3.存在问题:作业设计针对性不足,分层没有明显体现。没有做到作业考试化并明确赋分。
第二方面"备教辅改"新学期推进措施(写出操作性具体措施,不要采用目标性、理论分析性表述方式)。
(一)备课管理优化
1.成立学科备课督导组,实行蹲点干部负责制并对照表格评价。
(1)全员按时参加,轮流主备,人人先行个备,集备内容超前一周,人人发言有质量。
(2)有主备试教,他人评课,有明确的修改意见和建议,有课标阐述。
(3)作业纸主编说设计思路,人人做下水作业,并且参与作业设计研讨。
(4)有学情研讨,重点是一生一策研讨及策略。
(5)有对阶段考试情况分析及优化措施。
2.开发校本备课资源平台,整合优质教案(学科网与数智平台供老师备课选用)
(二)课堂教学改革
1. 推进"深度学习"课堂建设
每月开展主题教研活动(打造“问题驱动-实践改进-成果提炼”教研模式。)
2.组织新课标学习、AI+教学等专题培训。
1. 随堂听课检查符合要求。
(1)带教案到课堂,备教一致。
(2)课堂杜绝“一言堂”、“满堂灌”现象
(3)有引入、提问、讨论、学生讲解等不同环节的转换
(4)有至少四种教学手法变化,一次学生的讨论、点评、补充、完善。注重讲练结合,师生互动
(5)教案符合本班情况,可操作性强
(6)课堂高效,气氛活跃,学生接受度高
(7)多带一道题进班,一生一策对象得到关照
(8)课上或课后学生有提问
(三)精准辅导提升
(1)精准诊断:每次大考后精准分析。通过数据分析,明确每个学生的学科短板和知识薄弱点。
(2)个性化辅导:制定“一生一策”提升计划,拿出菜单式具体措施。帮助学生弥补短板、强化优势。
(3)全面提升:周末集中提升、周中科研园地、爱心辅导时间、课堂提问时间等,能够针对性助力临界生,通过科学指导和有效干预,提高学生各科成绩,助力备考。
(4)年级部每次大考后安排一生一策报告会。并且考核前一阶段一生一策效果。
(四)作业管理创新
1. 实施"三级作业"改革
基础作业:限时控量,全批全改。
拓展作业:分层设计,自主选择
实践作业:项目驱动,成果展示
2. 开展"优秀作业设计"评比
3. 建立作业质量定期会诊制度
4.明确作业布置、批改、讲评等要求。
(1)作业量适中,作业纸编制规范,题目精选,难易搭配,有分层标志。实做 次,作文 次。
(2)批改及时,有日期, 试卷要在讲评前实行二批。
(3)作业要全批全改,有评分、评语,学生有订正,有不同颜色的二次批阅
(4)作业无错评、漏评,不评现象
(5)作业应在当周讲评,并且鼓励学生整理错题集。
(6)七八年级无其他整套教辅资料
(7)学生作业粘贴规范,分类整理,并有完整记录
(五)保障措施
1. 完善评价机制:将备教辅改纳入教师绩效考核(占比20%)
2. 加强过程督导:实行周抽查、月通报、学期考评制度
3. 促进专业成长:组织青年教师参加专题培训,外派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