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骏院士寄语宝楠:非凡力作,水乡珍宝 ——中科院院士陈骏临宝楠国际学校视察访问
- 发布时间:2019-08-14 14:14
- 来源:新闻部
- 点击数:
8月4日上午,中科院院士、江苏省科协主席、原南京大学校长陈骏莅临宝楠国际学校,视察教育教学工作。
在张元校长的陪同下,陈院士一行冒着阵雨和高温天气,继参观校园后,听取了学校有关办学思想、办学历程和办学成果的情况介绍,对宝楠国际学校确立的高端办学定位以及办学初期所取得的丰硕成果表示赞赏。
座谈期间,陈院士和宝楠国际学校领导班子及教师代表,就如何打造高端的民办教育品牌、建构现代化优质高效的民办教育模式进行了深入探讨。
陈院士说:宝楠国际学校是冉冉升起的一颗新星,短短一年,学校屡创奇迹,得益于学校先进的办学理念和优秀的人才队伍。陈院士认为:今天的宝楠同时具备了“天时”“地利”“人和”等三大发展要素,既顺应了“国家高度重视教育现代化”的大趋势,又满足了崇文重教的宝应百姓的需求,还得到了地方政府和百姓的积极支持,非常了不起,也特别不容易。
“教育是一个古老的话题,又是一个全新的课题。”陈院士强调:在信息化浪潮的背景下,如何办好教育,是大挑战,有大学问,需要更多人共同研究和探索。宝楠的智能化和订制式的教育教学模式,做出了可贵的、有益的尝试。
扬州是陈骏院士的出生地。视察过程中,陈院士还表示,民办教育是国家教育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宝楠国际学校的成功办学,一定会对家乡的教育事业和区域社会发展起到正面促进作用。他说:我是宝楠关注者之一,更是支持者之一,今后会进一步关注和支持宝楠的发展,衷心祝愿宝楠成为江苏乃至全国知名品牌学校。
座谈结束后,陈院士欣然题词,寄语宝楠:非凡力作,水乡珍宝。





附一:陈骏院士简介
陈骏,江苏扬州人,1954年11月生,毕业于南京大学,1973年参加工作,198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85年获矿床学博士学位并留校任教,1988年赴英国帝国理工学院地质系从事博士后研究,1992年聘为南京大学教授,先后担任地球科学系主任、南京大学副校长、党委常委、常务副校长,2006年5月起担任南京大学校长,2008年3月当选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南京大学校长、教授、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201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地学部院士。陈骏院士还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第五届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第四纪科学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副理事长,同时担任《中国科学》、《地质学报》等多家科技期刊编委。
附二:人物成就
陈骏院士长期从事地球化学的教学和研究,主讲多门地球化学专业课程,主持了包括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国家基金委重点基金,国家科技部“973项目”二级课题等多项科研任务并取得一系列研究成果,先后发表论文100多篇,出版专著3部,获得5项教育部科技成果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