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描述

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德育天地 > 德育文萃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灯谜解释

  • 发布时间:2018-09-02 18:36
  • 来源:新闻部
  • 点击数:
一、曲径虫鸣牡丹开(富强)
【诠释】“曲径”指强字左边的“弓”,折线笔画代表曲折的小道;“虫鸣”指强字右边的“虽”,虫叫即虫鸣;牡丹花开寓意富贵,即构成了句子的意思。
【解说】富强,中国共产党的成功探索。领导中国走上富强之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责任,历史性地落在了中国共产党人的肩上。中国共产党自觉承担起这份责任,开创了波澜壮阔的历史新纪元。
 
二、岷山远游住人外(民主)
【诠释】“岷山远游”指“岷”字的“山”消失看不见;“住人”外指“住”字的“亻”外出去掉。
【解说】民主,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民主是为民做主,坚持的是民本政治。“民”本义指手持利器刺瞎战俘眼睛,使其无力逃跑,成为顺从的奴隶。《说文解字》的解释是,“民,众萌也,从古文之象”,有母繁育之意,意为众多之数。三国《广雅》解释说,“民”与“氓”相对,即土著居民。总而言之,民就是普通百姓。“主”在《说文解字》中的解释是,“灯中火主也”。灯中火其形甚微而明照一室,引申为能够指明方向的人。“民主”,就是能够领导人民的人。“民主”一词最早见于《尚书》。如《尚书•多方篇》多次说“天惟时求民主”、“诞作民主”。现代意义的民主制度源于西方,“民主”是民做主,坚持的是西方的民权思想。
 
三、一义贯成并日月(文明)
【诠释】“一义贯成”指“文”字,一加点,因为一这一横从义中间穿过,所以是一义贯成;并日月想必不用说了。句子还有一条永亘道理连接构成包罗太阳月亮即文明的道理。
【解说】文明,是宏观上的文明,其所指除了精神文明外,还包括了政治文明、物质文明,甚至涵盖公民个人行为中的文明表现。
  从国家层面来讲,文明是指国家发展的状态,即国家创造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这是唯物史观对文明的根本定义。
  从社会层面来讲,文明是社会秩序的确立。在中国古代,意指社会文教昌达、文德彰显而形成的王者修德、民风淳朴、风调雨顺的和谐景象。
  从人的层面来讲,文明则是指人的教养和开化状态。《尚书·舜典》称赞舜“浚哲文明”,就是指他非常谦恭,品德高尚,很受人爱戴的意思;《礼记·乐记》说:“是故情深而文明,气盛而化神,和顺积中而英华发外。”文明是谦恭有礼,是内在的德行开放出来的一枝鲜花。西方的“文明”一词包含有脱离野蛮的开化之意。所以,文明有人的端庄优雅有教养之意。
 
四、百姓饭足言皆彩(和谐)
【诠释】“和”字右边的“口”指人口又指吃饭,左边的“禾”指庄稼作物,“和”字本身在说文解字里就有人人都有饭吃的意思。“言皆彩”既指“谐”字又指人人都说好。
【解说】和谐,按《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和谐即配合得适当、和睦协调。《辞海》上则把和谐与协调并称。这就是说,和谐的含义应该是指配合(或搭配)得适当、匀称、协调而不生涩、不别扭。概括地说,和谐是对立事物之间在一定的条件下具体、动态、相对、辩证的统一,是不同事物之间相同相成、相辅相成、相反相成、互助合作、互利互惠、互促互补、共同发展的关系。这是辩证唯物主义和谐观的基本观点。
 
五、眉下心头田出垄(自由)
【诠释】 “眉下”指“自”下边的“目”,“心头”指心最左边的点即“自”上边的撇;田出垄不用说了。
【解说】自由,“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世界的改造”,意味着对自然、社会客观关系的认知、尊重和改善。自由是人的精神属性,是人的本质的全面实现。新时代,自由是人民创造伟力的全面迸发。在人民主体地位的基础上,发挥人民群众的创造活力。“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建立在经济发展和文化自信的基础之上,保证人民充分发展自我、实现自我,依靠奋斗创造幸福生活。
 
六、天上斗转且以待(平等)
【诠释】 “天上”指“天”字去掉“人”,“斗转”指把“天”字的撇、捺向上反转过来;“且以待”指“等”。句子还有斗转乾坤换来平等新中国新世界的意思。
【解说】平等,辞海解释为:人们在社会上处于同等的地位,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享有同等的权利。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平等观念。在社会主义社会,人民成了国家的主人,政治上处于平等地位,经济上有各尽所能的平等义务和按照劳动取得报酬的平等权利。
 
七、山聚眉峰思无邪(公正)
【诠释】 “山聚眉峰”即指山聚层叠,是属于天下大公,同时又像人眉毛中间的顶尖,也就是“八”,“公”的上半部分。“思无邪”不用说。
【解说】公正,即社会公平和正义,它以人的解放、人的自由平等权利的获得为前提,是国家、社会应然的根本价值理念。公正是捍卫权利的天平,它是衡量社会发展的价值准绳。古往今来,人类追求的幸福生活,只能建立在公平正义的基础之上。社会主义正是在资本主义不公正的废墟上诞生的,公正作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内在要求,集中体现着社会主义的制度优越性和道义感召力。
 
八、大江东去润高台(法治)
【诠释】“大江东去”指把“江”字右边的“工”改成“去”,“润高台”指三点水加“台”。句子意思还有法治像大江一样浸润着中国政治这座大厦的意思。
【解说】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它通过法制建设来维护和保障公民的根本利益,是实现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制度保证。
 
九、城西欲语淮阴侯(诚信)
【诠释】 “城西欲语”指“城”字左边换成言字旁;“淮阴侯”指韩信。
【解说】诚信,是公民道德的基石,既是做人做事的道德底线,也是社会运行的基本条件。现代社会不仅是物质丰裕的社会,也应是诚信有序的社会;市场经济不仅是法治经济,也应是信用经济。“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失去诚信,个人就会失去立身之本,社会就失去运行之轨。
  我们倡导的诚信,就是要以诚待人、以信取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激发真诚的人格力量,以个人的言行遵守信诺,构建言行一致、诚信有序的社会;激活宝贵的无形资产,以良好的信用关系,营造“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风尚,增强社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十、喜上羊羊取发钗(友善)
【诠释】 “喜上洋洋”,指“喜”字上面换成“羊”,即“善”;“取发钗”指把“发”字上面的“x”去掉,即“友”。同时又形容了少女们的友情。
【解说】友善,即与人为善,要求人们善待亲友、他人、社会、自然。善待亲人以和谐家庭关系,善待朋友以凝结牢固的友谊,善待他人以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善待自然以形成和谐的自然生态。友善是公民优秀的个人品质,是构建和谐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的道德纽带,更是维护健康良好社会秩序的伦理基础。友善是对公民维系良好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的基本道德规范。无论身处哪个阶层、从事哪个行业,友善都是公民应当积极倡导的基础性的价值理念。特别是在市场经济建设过程中,竞争压力不可避免带来人际关系的紧张,各种社会矛盾凸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是缓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和谐的坚实基础。
 
十一、独受易友玉关情(爱国)
【诠释】 “独受”指将“受”字去掉一半变独身了,“易友”指换成“友”;“玉关情”既指国家又指戍边将领热爱国家。
【解说】爱国,语出《汉纪.惠帝纪》,指个人或集体对祖国的一种积极和支持的态度,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是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党的十八大把“爱国”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民层面倡导,这是公民最基本的价值准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由爱国而沉淀、凝结、传承的爱国主义,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公民道德的旗帜,是中华民族文化和精神的精髓。
 
十二、令公为尊畅饮怀(敬业)
【诠释】令公受人尊重是因为敬业,指历史上的裴度作为老师育人敬业,出自《奉和令公绿野堂种花》,白居易的一首诗。
【解说】敬业,敬业是兴邦和强国的前提。敬业是对待生产劳动和人类生存的一种根本价值态度,敬重并且珍惜自己从事的事业,小到个人职业,大到社会主义事业,都能专心致志,尽心尽力。敬业之“业”,涵盖了人们所从事的一切促进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劳动领域和工作领域,而劳动和工作正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对劳动和工作的珍视,就是对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根基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