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描述

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科研引领 >

“教海探航”征文竞赛写作指导

  • 发布时间:2017-06-26 17:20
  • 来源:未知
  • 点击数:
  
  编者按:杏坛奥斯卡,来年我当家。2016年11月5日,我县荣膺素有江苏教育界“奥斯卡”之称的教海探航杯颁奖活动承办资质。教海探航论文如何选题?在写作方面有哪些基本要求?本栏特邀宝应中学人文基地负责人、教科室副主任朱健老师为你支招。
 
一、“教海探航”征文题目何处找?
(一)课题类选题(以“十二五课题”为例)
  1.基于生命表现与存在的“我语文”教学范式建构研究
     2.基于幸福关爱的童年真性教育实践研究
     3.基于诗化哲学的儿童诗心培养策略研究
     4.建基于“学”的儿童智慧阅读创构研究
     5.大地阅读与阅读大地的生命化研究
     6.体艺2+1微型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7.小学图书馆的主题化建设(阅读与社团活动)
     8.基于儿童终身幸福的“我锻炼”微课程研究
(二)学科类选题
A、语文类
  1. 说来听听:应成为阅读指导的“口头禅”
  2. 文艺心理学视野下的语文教育
  3. 寻见“原配的语文”
  4. 巧用时序型慕课,引导长线化观察
  5. 培养优秀的“终身读者”
  6. 语文教育,需要多维激发儿童的言语生命动力
  7. 绘本资源开发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设计研究(与基地校本课程开发实践联系)
  8. 基于数字化教室的语文教学范式研究
  9. 基于不同文体的小学阅读教学“语用型”课堂构建研究
  10.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特征与阅读策略研究
  11. 小学互动式作文教学策略的实践研究
  12. 小学“生本作文”教学模式及策略的研究
  13. 接受反应文论指导下的儿童阅读兴趣提升研究
  14. 基于解释学与现象学文论的儿童化文本解读研究
  15. 基于小学生习作能力层级提升的序列化作文教学研究
B、数学类
  1. 数学课程的绘本化开放
  2. 数学史视野下的小学数学教学的案例研究
  3. 数学课程:引入数学趣题和逸事更迷人
  4. 小学数学教学中“个性信息”处理的实践研究
  5. 小学数学教师MPCK与教学实践的关系研究
  6. 数学儿童诗与儿童“平衡型素养”研究
  7. 小学数学概念从“形式主义”走向“数学内涵”的教学案例研究
  8. 小学数学变式教学的实践研究
C、英语类
  1. 发挥双语绘本优势,提高小学英语教学的吸引指数
  2. 网络旅游与英语口语教学
  3. 优选微型英语动画,开发“快乐英语课程”
  4. 小学英语的幽默晨读
  5. “游戏英语”教学的校本实践研究
  6. 移动技术支持下的英语教学模式
  7. 采用ARCS动机模式,优化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设计
  8.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需要提升交际活动的真性指数
D、音乐类
  1. 音乐课的仪式感培养
  2. 绿色音乐:自然音乐的儿童化表现
  3. 导入民间音乐,激活音乐课堂
  4. 培养儿童的音乐创造力
  5. 音乐欣赏中的导学策略
  6. 运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进行地方童谣教学
E、体育类
  1. 文武操的校本化编排
  2. 小学体育教学生态化及补偿策略
  3. 小学生运动不足的健康风险与体育干预策略
  4. 小学体育社团的协和式管理
  5. 基于体育精神培养的伤害预防策略
  6. 阳光体育活动的仪式化管理
F、美术类
  1. 秉持生态教育学原理,激发儿童的艺术潜能
  2. 民间美术的微课程建设
  3. 开发乡趣活动,激发绘画创造力
  4. 建设小学美术创意坊
  5. 巧用绘本资源,提升儿童画的创意指数
  6. 让童心在美术活动中回归
G、思品类
  1. 基于教育人类学的非连续性教育
  2. 小学生公民意识自我提升的行动研究
  3 教师积极应对90后靛蓝儿童挑战的策略研究
  4.  面向儿童的幸福哲学教育
  5. 保护儿童的真性情
  6. 小学民间文化教育的实践研究
H、思品类
  7. 公民教育视野下学校公共生活的建构
  8. 思想品德课乡土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
  9. 儿童哲学视域下小学品德课堂教学的实践研究
  10. 现代女生特色课程的实践研究
  11. 儿童品德发展中“道德两难”教学的实践研究
  12. “独二代”儿童合作分享的阳光课堂实践研究
I、科学类
  1. STS教育理念引领下小学生科学探究力培养的研究
  2. 现代化校园:实现科学园地化建设
  3. 小学科学教学中知识可视化策略研究
  4. 小学科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实践研究
  5. 小学科学实验教学atde模式研究
J、心理健康类
  1. 童诗、童话、童画创作对孩子心理疗治作用之研究
  2. 提升自闭症学生社会化发展水平的途径和方法研究  
K、信息技术
  1. “云校园”环境下教师专业化成长途径研究
  2. 信息技术教学的“微课程”开发与运用研究  
(三)整合类选题
  1.基于协同理论的全科教学研究(跨学科教学)
  2.健全小学生的精神档案
  3.“活教育”思想指引下儿童工作坊的实践研究
  4.基于“微课程”的教学优化过程研究
  5.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生命化课堂构建的实践研究
  6.适切儿童发展的对话型教学研究
  7.儿童多彩学习生活的常态课例研究
  8.积极个性教育理念下儿童嬉乐俱乐部的深化研究
  9.以移动学习为核心的小学教学模式的研究
  10.网络环境下小学学科“微课程”的研发与实施研究
  11.江海地区绿色玩具课程发展研究
  12.以经验生发为导向的田野课程深层研究
  13.江海田园背景下的“自然教育”的实践研究
  14.校园歌曲与儿童语文素养的提升
(四)管理类选题
  1. “走课制教学”的校本实践研究
  2.  教师实践性知识管理研究  
 
二、“教海探航”征文题目如何定?
(一) 中观化:顶天立地
例1:    诗化诗学  地域嬉游儿童诗的创写
                        
 基于诗化哲学的地域嬉游儿童诗创写研究
 
(二) 清晰化:漂亮着陆
例2:         培养儿童的思维能力
                        
 在大自然中寻找儿童文学的影子——培养儿童的诗性思维能力
(三) 三联法:多元比较
例3:        良好的课堂发言机制
                       
 课堂发言的“三国演义” ——德美中三国课堂发言的比较研究
(四) 注册法:重新命名
例4:           适合儿童的阅读
                       
 “轻阅读”:儿童阅读的轻骑兵
 
三、“教海探航”二三级标题如何分?
(一)分解的总要求
  1.扣得住(紧扣主题)
  2.分得开(多视角分解)
  3.排得顺(内在逻辑性)
(二)分解的三级指标——“一二三分解法”(以《课堂发言的“三国演义”》为例)
  1、课堂发言的“三国扫描”
  (1)课堂发言的“中国版”——发言是一种仪式
  (2)课堂发言的“德国版”——发言是一种义务
  (3)课堂发言的“美国版”——发言是一场集会
  2、课堂发言的“三国比较”
  (1)中国的课堂发言比德国有效但缺少倾听,比美国有序但过于正式
  (2)德国的课堂发言比中国更主动,比美国更宽容,重视倾听与吸纳
  (3)美国的课堂发言比中国开放,比德国更具个性,重视培养独立思考力
  3、课堂发言的“综合改进”
  (1)中国课堂需要建立一种新型的课堂发言“义务观”
  (2)中国课堂需要建立一种有效的课堂对话“真机制”
  (3)中国课堂需要建立一种亲密的课堂激发“新路径”